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详细内容

我校邀请广西文联主席东西(田代琳)开展学术讲座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27 12:08 点击数: 【字体:

5月20日下午,广西文联主席、广西作协主席、著名作家东西教授应邀在我校南湖校区漓江画派艺术大楼101 报告厅开展了《中国作家与中国电影》主题讲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伏虎、科研创作处全体人员、各学院、部门师生代表150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科研创作处处长陶雄军主持。

讲座上,东西教授从广西作家的电影“触电”追溯其历史根源开始讲述,他谈到,广西电影制片厂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摇篮。20世纪80年代,广西电影制片厂缔造了中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大阅兵》、张军钊导演的《一个和八个》等均为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而张艺谋则是第五代奠基之作的摄影师,这也是在场学习影视文学的学子们应该感到自豪的地方。接着,东西教授结合自身的影视“触电”谈到了广西作家与电影的缘分以及文学作品被搬上银幕或屏幕背后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中国第五代导演们已经离开广西,“广西文坛三剑客”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开始“触电”,从东西的电影“触电”作品《天上的恋人》《耳光响亮》、鬼子担任编剧的《幸福时光》到李冯任编剧的《英雄》和《十面埋伏》,这个时期也是“文学桂军”的崛起时代。以东西的首届鲁迅文学奖和鬼子的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为标志,同时也被诸多业内士人称之为“边缘的崛起”。东西教授为在场的聆听者带来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影视作品改编背后的故事,也为学习影视传媒的学子和文学爱好者们指出了影视作品改编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如何寻找历史的突破口?从电视剧到电影改编的过程中,结构和素材应如何注意和选择等问题。最后,东西教授从分析贾樟柯导演作品《山河故人》的故事中指出,好的电影要有思想,要能触动人性,并借用陈凯歌导演专访关于“电影不应单纯为商业指标让路”中的观点结束本次讲座:“一个国家的电影应该具备一些特征,它包含这个国家的现实和历史,对过去的回望、对将来的前瞻,包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期望和梦想以及对幸福与爱的理解……中国电影在攻克“工业关”同时,如何突破“质量关”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东西教授指出,这些观点都是发人深省和需要反思的。

此次讲座由广西艺术学院主办,科研创作处、影视与传媒学院承办,师生们聆听讲座后反响热烈。

9bec1606508d45158ffe4e9920a67f39.jpg

东西教授讲座中

dcbc374bc1804978ac699472d9aef62c.jpg

陶雄军处长主持

18de5f840207488f80be2ce372f6b885.jpg

讲座现场

文字:邓艳

图片:宣传部提供

审核:陶雄军 戴伟


分享到:
【打印正文】